赵林源创新工作室:“土专家”带出“绝活班” P;zRL'6y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465.html[/url] s"wcy$5Oqr
好素材!但没写好。此稿不足是:前半截写个人成长的文字应该浓缩,把重点放到“赵林源工作室”上,写创建、写使用过程、写效果,同时,还要写其他职工在这个工作室的受益和成长以及他们对这个工作室的评价,这样才能突出主题。 M x=6FUlI
zutU>=Hgw
uB5`ppa
o]m:l%3o
“偷”别人经验“解”自家难题 李高峰创新不走“寻常路” "u(PHo0Lm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452.html[/url] O$G]4$cSa
此稿想说明什么呢?创新是“偷”别人经验???不会吧?的确,创新需要兼收并蓄,需要学习取经,但是,这些在作者笔下,不应该成了这么轻而易举的“偷”,文中虽然用了大量对话和现场描写,但是因为作者下笔前缺少“意在笔先”的思考和提炼,不知道自己想通过写这篇稿子要表达什么,也没弄明白这期主题,所以,这篇稿子里的大多数文字难以凝练在一起,成了无主题的“散兵游勇”。 4^fzz
?MHBSY$;}
0*x13DQ~F
Q. ^"Zyd_
XD_M3q
调车汉当书记,咱口服心服 ;X07pq)-p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464.html[/url] :rf\$?B
呵呵,看来作者很久没来平台了吧?此稿内容不错,但是游离于本期主题之外了。本期主题主要是写创新工作室,如果掌握这方面的素材,现在改还来得及。 D2n#; i
ya{agW74?
tmy(nNC
班组创新工作室的“镇山之宝” *VVE x.*E|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244.html[/url] +B/p=><
文字整理不错,但还是跟本期主题有距离。本期主题要求在班组创新工作室这个层面上反映班组职工创新活动,而不是仅仅去写一个职工或几个职工的创新成果和创新过程。看来,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本期主题。简言之,本期主题是要大家写一个创新“点”,而不是创新的“一条线”!也就是说,本期稿件内容应该把班组职工的创新活动放到创新工作室这个具体场景中去表现,而不是分几个并列章节去写几个不同场景中的创新人物和创新故事。 S\S@|k
1rs9O/|
从此文中看出,作者还欠写作技巧。因为即便是写创新过程和创新人物,也很忌讳像作者这样,一个个过程、一个个事情地去均匀用力叙述,此文更像创新工作当班记录,而不是新闻稿。新闻稿的篇章由一个个递进段落组成,拒绝并列段。同类事不需要一段段重复说,要学会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此稿有层次吗?作者看看。 O!i CJ3F2
JjZA/
X:
-bpf)7j
rPR-#f17&P
/Jo%>8jQ
创新:企业与职工同行 _~dV}=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339.html[/url] -Pw
\mT6
作者认真写稿了,可惜的是因为压根没有理解本期主题是什么,所以,没根据主题要求去写,看来是做了无用功了。本期主题要求写“班组创新工作室”,对照一下看看,你这篇哪里符合主题? XRq1N9C,
3x1Ww"1e?
lVCtbM
我的班长我做主(修改稿) @t_}
ib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315.html[/url] JUT0zCwZc
问题是,此稿不是这期班组天地要求的主题啊?? zY%T%%K?
o)FkiFw
],k]}
“班长日记”透析班组管理创新 c=)vsIlG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450.html[/url] }<J#S@
c|
第一,此稿与本期所定主题不符; `JEyfSrYF
Cc)U6&
第二,此稿缺少新闻由头。 8 X/a'@_V
k|8QEQ'v
第三,“班长日记”是要班长自己写的,而不是企业制造出来的,不明白为何要把企业制造的东西说成“班长日记”; + l^= T
(SqP$,
第四,要让读者看到真正的“班长日记”,如果想从企业的角度说“班长日记”是班组管理的新方法,那首先就要让人看明白“班长日记”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是要说清楚什么是班长日记,班长日记是怎么出来的,是来自企业管理,还是班长根据管理需要自己创造的;如果是企业设的,那就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让班长们都来写这个“班长日记”,这个东西与以往的班组管理方法有何不同,班组长们使用情况如何、效果如何等等。
Dx;f1RxP
t"-BO)x=
@u]\1U.5
“五星级创新技师讲坛”视频课件让徒不见师也能取得“真经” 9)/ak8u2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281.html[/url] v%cUl%
此稿所说事情缺少新闻背景,缺少对该事物的详细介绍,既没有来龙也没有去脉。 g/- c =
@QzE"V/
ASbTYn9Z
做力所不及的事 k;ZtW0[ZL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492.html[/url] X
1x 8a
如果我不是挑起重担,而是改成用车拉,我会完成更重的任务;如果我用铁锤,我一下能打断四块砖,也就是说,虽然我用了原先一样的力气,但是我改变了原先的手段、方法,采取了新的措施,我完成了之前力所不及的事情。同样,如果再改变方法,我又会完成更多更大的原本力所不及的事情——————照作者所举之例看,此文观点还是在论述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改了手段、方法就能成功,说明还是力所能及,而之前的“力所能及”状态,仅仅是力所能及却未及而已。 65TDdL'/:
0o]y?m#u
u}$auV
【跟帖1060期文字稿:说说班组这些事儿3】小河嘴煤矿电钳班:点点滴滴有创新 J3YLfY#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79591.html[/url] T$F4JAtlhp
应该让人看到,班组持续性创新的平台和动力,我们这期主题之所以定位于“班组创新工作室”,就是为了通过我们的深度报道,让大家看到班组创新的可持续性和后劲在哪里。可惜,此文还是局限于写一时一地一人的创新,而没有突出团队创新的力量。 uws$
937
QzZ6JnxIA/
qh19Ir"o
【1060期文字稿】创新:班组战斗力的“倍增器” 6|
,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80424.html[/url] Y<U)\SLH
此文应该把三个创新工作室做成三个小标题,然后围绕着主题选亮点,写出“版组创新工作室”,改变了班组一人、一地、一事、一时创新的现状,使班组创新有了稳定的平台,有了可持续性…… :U!32|R
/+m_
`r(Kt5I3
yChK<.NP
_X C_gaAt
以创新工作室为主的,个人成长的文字应该浓缩,本期主题要求在班组创新工作室这个层面上反映班组职工创新活动,而不是仅仅去写一个职工或几个职工的创新成果和创新过程。 aj3keV{
g?w8cP
本期稿件内容应该把班组职工的创新活动放到创新工作室这个具体场景中去表现,而不是分几个并列章节去写几个不同场景中的创新人物和创新故事。
Mi4zZ
xRvII+4K"
写创新过程和创新人物,忌讳一个个过程、一个个事情地去均匀用力叙述,像创新工作当班记录,而不是新闻稿。新闻稿的篇章由一个个递进段落组成,拒绝并列段。同类事不需要一段段重复说,要学会详略得当、层次分明。 Q#G;[A%
h$#k&m
稿件局限于写一时一地一人的创新,而没有突出团队创新的力量。 DqFDK$
^q_B1)szn
不知道自己想通过写这篇稿子要表达什么,也没弄明白这期主题,所以,这篇稿子里的大多数文字难以凝练在一起,成了无主题的“散兵游勇”。 A ig?M
I
|
一共有 0 条评论